关于新能源物流车,我们该如何看?
近年来,随着公众环保意识不断加强,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新能源物流车在城市物流市场的认知程度逐渐提高,包括顺丰、菜鸟、京东物流在内的众多知名物流企业纷纷提出了物流电动化的计划。但目前各公司实际推广进度较计划仍有较大差距,整体而言,新能源车在城配辆中的占比仍然较低。
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的逐步退坡,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即将告别补贴时代,向市场化发展。除此之外,交通运输部等多部委也陆续出台包括停车费减免、差异化电价、补贴充电基础设施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推广新能源车辆在城市货运配送领域的应用。
那么,关于新能源物流车,现阶段我们该如何看?在货运场景应用中,我们又该怎么干?
12月19日,由交通运输部指导的“2019年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交流研讨会”在南京举办。熊猫智联CEO刘忻受邀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浅议城市货运新能源物流车应用分析”的主题演讲。在演讲中,刘忻对同城货运体系的结构、同城货运体系的进化发展以及物流车在城市货运体系中的价值体现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点解文末阅读原文可见其演讲全文。
当日,熊猫智联公司也和交通运输部直属的大型综合性公路交通科研机构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共同发布了《城市绿色货运新能源物流车应用分析报告(2019)》。双方通过对典型城市的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进行调研,从行业结构、效率、成本、使用便利度等多角度对电动物流车的市场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报告也对行业发展趋势做了简要预测并对行业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01
行业现状
报告详细分析了新能源物流车应用配套发展状况,主要包括租赁/运营公司,充电桩建设/运营公司,维修保养体系与保险配套等方面。
当前,市场上新能源物流车的经营主体还是以运营公司为主,导致市场发展初期呈现了物权与使用权分离的现象:运营公司采购并持有纯电动物流车,并以租赁的方式交付用户企业使用。
先前由于购置补贴的存在,车辆采购成本相对有优势,但随着补贴的退坡甚至取消之后,运营公司单纯凭借租赁业务想要盈利变得非常困难,模式难以长期持续。简单的租赁模式只是将用车企业的成本和风险转移到运营公司处,本质上没有解决纯电动物流车的性能和成本现阶段无法与燃油车相比的问题。运营公司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模式,诸如:为客户提供运力服务、二手车辆采购与车辆残值管理、车辆定制生产等。
为了更好的消化库存车辆以及控制资金安全,不少主机厂在面对运营公司时也愈发谨慎,市场上也出现了主机厂主导的运营公司,毕竟在产品控制与售后服务方面,主机厂有着天然的优势。诸如顺丰、京东物流这类的大型物流企业也开始自购新能源物流车自主运营的尝试。由于对自身业务需求和车辆需求有着更深刻的理解,物流企业自主运营也会成为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充电基础设施方面,报告分析指出:市场上充电桩的建设数量快速提升;公共充电桩中直流快充桩占比均逐年提升;充电桩运营企业的降本增效,将有助于新能源物流车的运营成本下降,最终有助于新能源物流车和充电桩运营行业的融合共生与可持续健康发展。
对于新能源物流车的维修保养体系,目前市场上的服务供给良莠不齐,仍然存在维修点缺乏、标准不一、定价不规范、流程复杂、维修时间长等问题,尚不能完全实现对城配企业新能源物流车的日常运营提供良好保障。
目前主流的保险公司均按照补贴前的价格对纯电动汽车进行投保,同等车型的纯电动汽车保费高于燃油车,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车辆使用成本。
报告对新能源物流车的应用效果做了分析。目前行业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新能源物流车与传统燃油车相比较,在综合成本方面并没有优势。首先,新能源物流车的显性成本(获取成本)高于传统燃油车;此外,还有多种因素造成电动物流车的相关隐性成本高于燃油车。例如:车辆的使用寿命更短;车辆残值预期较低;车辆的利用率更低;保险费用和理赔条款苛刻等。
新能源物流车辆在政策、环保附加效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补贴时代新能源物流车部分车型的综合使用成本具有优势,但在补贴退坡后其购买成本将使其综合使用成本大幅升高从而失去优势;现阶段的配套设施建设水平和技术条件下,新能源物流车的车辆性能、应用便利性等方面均处于劣势。图1为现阶段新能源与传统燃油物流车的综合性能对比,但随着行业产品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配套服务体系的进化与变革,新能源物流车有望扭转局面,并逐步建立起自身优势。
02
发展趋势
对未来新能源物流车市场发展趋势,报告简要提出三个方向:城市货运应用场景丰富化;用户市场结构变化;产品结构变化提升物流市场渗透率。
1.城市货运应用场景丰富化
新能源物流车的应用场景正在发生多元化改变,由单一的运输向差异化配送场景延伸。其中,零售行业的升级给新能源物流车提供了发展机遇。
消费升级趋势之下,零售行业的新业态持续发展;零售门店角色的丰富使得选品、批量、配送频率及周转更加基于服务区域的消费者需求而定。因此,零售配送的订单高频碎片化,驱动共同配送的深化,也驱动智能设备在配送服务中的应用,配送服务商的信息化能力成为刚需。通过积极响应零售业新模式提出新需求,加快提升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水平,新能源物流车在城市货运的应用有望取得较大突破。
2.用户市场结构变化
购车的用户群体正在发生变化,当前主要为运营公司购车,使用方不拥有车辆。未来用户自购车的比例将会增大,而运营公司模式除了业务体量的增长外,将更多地发展配套增值服务及对行业上下游进行布局,仍然大有可为。
另一方面,随着配套基础设施和相关服务行业的成熟与完善,未来小型企业或者个人用户的购车比例将会增大。而随着市场认可度的进一步提升,新能源物流车的应用市场将从大城市进一步扩展到中小城市及偏远地区。
3.产品结构变化提升物流市场渗透率
当前新能源物流车受制于产品的性能和基础设施建设条件,主要是在城市普货物流中应用。
随着大型物流车辆和冷链车等特种车型的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新能源物流车将逐步拓展到干线等远距离运输,以
冷链运输等场景, 实现更高的物流市场渗透率。
03
发展建议
针对当前行业存在的问题,结合行业的特征趋势,报告提出了推进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发展的建议:
1.政策发展方向建议
合理设置运营补贴设置门槛及补贴形式,注重补贴的普惠与公平。
运营补贴是一种从需求端切入市场的补贴政策。目前的运营补贴在企业准入门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对于企业准入门槛特别是车辆数量方面进行较高限制,导致只有少量企业有能力达到补贴要求,不能有效把运营补贴直接传递给中小型物流企业。应当合理设置企业准入与运营里程等门槛,实现补贴政策的普惠与公平。
此外,应合理地设计补贴发放形式,结合监控和分析车辆充电量、车辆行驶里程等技术参数,通过技术手段精细化地管理补贴发放过程,避免补贴发放过程中违规套取补贴等行为。
新能源物流车应用推广与传统燃油车退出市场同步。
过去新能源物流车的补贴激励措施更多是从市场供给的角度去推动车辆数量增长,但城市配送市场对运力的总体需求并未显著增长,增加的新能源物流车对市场上存量的燃油货车的主动削减作用效果不明显,补贴政策没有在物流运输的运力市场形成良好的循环淘汰作用。
短期内导致局部市场运力供需不平衡,导致新能源物流车租赁与运营市场有进一步滑向恶性竞争的潜在趋势。各地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除了积极推广新能源车在城市物流场景的应用,也要通过更加明显的路权倾斜、油车置换电动车补贴等方式逐步有效引导存量燃油车适当退出城配市场。
2.新能源物流车技术发展方向建议
持续以应用为核心进行车型创新研发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是能源革命和技术革命。新能源物流车推广的本质是节能减排和降本增效。城市货运行业内的众多不同的业态和应用场景体现出差异化的需求。物流车辆作为生产工具,应当围绕城市货运企业运营效率的提高以及物流服务水平和客户体验的持续提升进行技术发展与创新。
新能源物流车应提升车辆本身的额定载重、续航里程、充电速度等车辆参数水平,发展换电技术、氢动力、增程式等新的技术方向,以缩小与燃油车的车辆性能与使用便利性差距。此外,新能源物流车还应该注重以客户应用为核心建立竞争优势。例如:针对城市货运领域不同作业环节的营运场景,进行车辆参数的定制化设计,改进车厢设计、进行集装容器的单元化等提高装卸及上下游的周转效率;发展更换电池技术从而提升车辆的利用效率;发展先进的充电技术,提升车辆的使用效率;应用车联网等技术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方面的潜力。
健全行业标准规范体系
通过核心零部件和接口定义的标准化,提升生产制造水平,促进资源共享,提升行业运作效率。通过合理且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进行车辆从研发测试、投放市场、运营管理、售后维修、报废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而保障车辆的生产制造质量,规范车辆的运营使用过程,并通过对报废回收的管控,实现资源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的最大化。
加强售后服务体系及充电配套设施建设
在健全售后维修相关标准规范,推行核心零部件和接口定义标准化的同时,建立高效、便捷的新能源汽车售后供应链体系,促进产业链各环节在售后服务体系中合作,增强新能源汽车的可维修设计水平,培养建立新能源汽车行业专业化的售后服务人才体系,最终实现售后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的大幅度提升。
在充电配套设施的建设方面,需通过新能源物流车运行定位数据的分析,优化充电桩的建设布局;在大型园区及其周边建设充电站,使城配企业的运营车辆得以在夜间停靠时利用谷电进行充电;在核心城区的物流车辆主要运营路段和区域布置充电桩,以利于车辆在日间行驶过程中就近补电。通过充电桩的合理布局,提升车辆和充电桩两者的使用率,从而最终达到两个行业的降本增效与良性互促。
发展监控服务公共平台的服务功能
目前各新能源汽车监测管理平台的监测管理重点仍然只是新能源车的运行状态。建议建立和推广使用统一的新能源物流车监控服务平台,接入运营车辆信息并进行监管;整合充电设施、维修保养网点等相关配套服务设施信息,从而实现智能化的城市货运车辆运营管理。通过大量采集车辆运行数据并进行分析,可以为政府部门的政策决策、市场监管、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布局提供参考依据;可以为运营企业的管理与组织提供数据支持;还可以为司机在物流配送时提供驾驶建议和充电等行为指引。
布局电池回收再处理行业
对于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目前国际上普遍采取的方式是梯次利用+再生处理。对于新能源汽车上退役的动力电池,经过检测等环节后可进一步应用在储能、分布式光伏发电、家庭用电、低速电动车等领域;电池容量衰竭后,对其进一步分解并进行再生处理。
我国应加速制定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完善技术规范,制定奖惩机制,研究制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动力电池的报废潮,否则不仅无法达到节能环保的预设目的,而且将造成沉重的环境负担。
3.对城市货运领域车辆管理的其他建议
短期内保留传统冷链车的通行权限
因目前新能源物流车的技术尚不能满足城配的全部场景,尤其难以完全保障药品、生鲜城配的全程温控需求。建议在控制普通燃油货运车辆入城的同时,在现阶段对冷链物流车、危险品运输车辆等予以保留通行权限。待新能源物流车技术进一步发展,相关车辆产品成熟后,逐步控制该领域燃油城配车辆。
加大对不合规车辆的执法力度
对于城市配送领域中不合规的三轮车、客改货车辆等,应加大执法力度予以整顿,削减该类车辆带来的交通、消防隐患,促进城配市场的规范化。
文章来源/物流指闻